【通山县“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巡展】
黄金雨:坚韧不拔,拼搏有“鹿”
在通山县南林桥镇有这么个传奇人物,他学历不高,却勤劳肯干,掌握一手精深的酿酒技术;他出身农村,却走南闯北,引入梅花鹿养殖繁育技术;他憨厚朴实,却灵活机敏,将酿酒和养鹿有机结合,打造出享誉一方的“金雨鹿意”品牌。他就是黄金雨,通山县鹿产品产业奋斗者。
11月20日,当我们走进金雨梅花鹿繁育基地,一只只憨态可掬的梅花鹿正悠然散步,散养的鸡群、大鹅在田野里欢快地觅食。一片祥和宁静的田园画卷展现在眼前。当他掀开封存的酒坛,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眼前的黄金雨正忙个不停,一边清理酒糟,一边将他的故事娓娓道来。
1981年6月,黄金雨出生于南林桥镇湄溪村,在这个传统的农村家庭里,一家人都心灵手巧,勤劳朴实。爷爷和父亲是村里的酿酒师傅,传到黄金雨这一辈已是第三代。在这个酿酒世家里,两姐弟可谓是从小是闻着酒香长大的。
2002年,黄金雨从通山职教毕业后,选择学习修理摩托车。他头脑灵活,手脚利索,不到一年就出师了,在南林桥镇罗城村自己开了个车行,修车卖车,凭借出色的手艺,让自己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
2012年,乡村振兴的春风吹拂农村广阔天地。黄金雨也决心大干一场,创下一番事业。他跟种养模范陈志远学习养殖黑山猪技术,并共同投资100万元成立合作社。在梅溪村七组承包了100亩荒山荒地,开展林下综合养殖。高峰期,他养的黑山猪、黑山羊有500余只。那几年里,他在大山里与猪羊为伴,没日没夜,艰苦创业。2015年起,为打开销路,黄金雨到武汉一线城市去售卖黑山猪,在街道口、广埠坉,华科、小东门都设有专卖店。一时间,通山原生态黑猪肉的名气享誉一时。而此时,因为同行竞争激烈,导致市场不景气,合作社亏损严重。黄金雨多年的积累也所剩无几。
面对挫败,黄金雨也产生过自我怀疑,难道自己真的不适合养殖这条路子么?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服输的他愈挫愈勇,绝不向命运低头。在一次业务洽谈中,他结识了东北梅花鹿养殖合作商家,得知梅花鹿全身都是宝,而通山境内乃至咸宁地区还没有几家养鹿户,细心的他顿时嗅到了商机。“家乡的好山好水,说不定同样适合养梅花鹿呢……”。不服输的汉子下定决心,转向梅花鹿养殖赛道。
说干就干。黄金雨风风火火赶到“中国梅花鹿之乡”——长春市鹿乡镇考察学习。在这个全国闻名的梅花鹿养殖中心基地里,他潜心钻研,系统学习,掌握了梅花鹿养殖繁育技术。到年底的时候,跨越千里,引进30多头梅花鹿回来繁育。梅花鹿是杂食性动物,耐粗饲、不挑食,好养活。彼时,父亲年迈,家里的酒坊无人接手,黄金雨发现正好可以利用酒糟养鹿,鹿粪种草,于是,他正式接过“酿酒棒”。开发荒山荒地,开办生态农场,做大酿酒作坊,养鹿、养鸡、养鹅,把酒糟作为喂养梅花鹿的饲料,循环利用,养鹿卖鹿,卖鹿茸、鹿茸酒,初步产生了效益。尝到甜头的黄金雨准备扩大生产规模,为了保存酒品,他计划建成一座藏量30余吨的地下酒窖。创业初期,缺人手,他就自己干,一手一脚,冬冷夏热,黄金雨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一锄头一锄头开挖地下酒窖。经过2年的辛苦劳累,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在老家屋前建成了这座地下酒窖。黄金雨信心大增,充满干劲。一手抓酿酒,将酿酒生产流程规范化,创办了金雨酒厂,厂房扩大到600多平方米,年产50余吨酒,产值500余万元;一手抓养鹿,2019年获得了梅花鹿的人工繁育许可证,申请了“金雨鹿意”商标,开发出了干鹿茸片、鹿茸茶,鹿茸酒等多个系列产品,初步形成了鹿产品食源开发的产业链,成为了通山首个综合开发鹿产品的养殖户。
黄金雨说,一路走来,也多亏了一些“贵人”相助。市、县的市场监管部门在工艺流程、设施布局等方面进行指导,小作坊变身大酒厂;林业部门也指导他办理梅花鹿人工驯养证,实现持证上岗;组织部门倾情推荐,参加2020年“一村多名大专生”项目,到咸宁职院去免费读大专;2023年底,突发雪灾,农场的生产大棚被积雪压垮塌了,相关部门都过来关心慰问,帮助他尽快恢复生产。20年创业历程,路是走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今的黄金雨目标坚定,信心满满,特色养殖,致富有“鹿”,酿造事业行稳致远。“金雨鹿意”和“金雨酒厂”产品品牌也走俏市场,到农场赏鹿姿、品鹿酒、买鹿产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南林桥片区一张农旅融合的靓丽名片。“我想把酒厂转型成生产型企业,把鹿产品推向全国市场。”谈及未来,这个朴实无华,憨厚老道的人,显得雄心勃勃,意气风发。“开发旅游观光,邀请更多的人来看梅花鹿,喝鹿茸酒,体验农家菜。”这是黄金雨的追求,道路宽广,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