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加大帮扶力度,助推高校毕业生创业
今年以来,枝江市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宜昌市委、市政府关于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着力强化政策保障、厚植创业沃土、汇聚暖心服务、加大帮扶力度,助推高校毕业生创业。
强化政策大力引才,多管齐下保注册总量。市市场监管局结合省局印发的《全省市场主体“壮苗”行动方案》、宜昌“1+4”人才新政及枝江市《关于加快人才集聚深化“资智兴枝”推动枝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引才留才育才政策,主动作为大力吸引人才返枝创业,多管齐下保注册总量。一是依托平台公司引入增量。进一步引进优质平台公司,规范流程,提高平台公司注册效率,发展一批信息咨询、电商类经营主体。截止7月7日,全市经营主体共净增11637户,实有总数达到75747户。二是加快推进直播电商培育。邀请国内专业导师团队开展为期五天的直播电商培训活动,全市600余名学员参训,同时市场监管局联合电商中心到各镇(街道)现场办公,进一步摸清底数,逐步培育,力争全年新登记电商类经营主体1万户。7月10日上午,枝江市仙女、问安等镇召开了经营主体培育暨“直播电商之城”培训会议,会上就当前工作进行分析、安排部署,务必常态高效推进相关工作。三是加大帮扶力度稳住存量。加大“1+4”金融扶持宣传力度,切实帮助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题,渡过经营难关。
对接需求精准育才,聚焦重点提升质效。一是按照宜昌市“市级带动、市县联动、接续推进”的原则,加大市领导领衔“四上”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1+1+8+N”联动机制,为经营主体提供注册登记、扶持培育、进规进限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快推进食堂、湖库、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辅分离等重点领域经营主体进规进限培育工作,强化指导与督办,力争“四上”企业培育取得突破。二是结合企业主的急难愁盼,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以精准服务、优化环境、提升质量为方向,在个体工商户普遍关心的资金、税费、场地、社保、就业、技能培训、权益保护等领域,结合个体工商户发展特点,探索个性化、集成化、简约化服务方式,研究适合个体工商户特点的政策推送方式和意见反馈机制,提高政策精准匹配水平。三是大力推进“个转企”,进一步简化登记流程,将“个转企”时申请办理的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行“一窗收件、一窗送件、一窗反馈”,相关许可仍在有效期内的,在符合法律法规可直接更换新证,不再重复审批,同时市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为“个转企”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了“个转企”登记专窗,提供政策咨询和代办帮办服务,与此同时,向“个转企”经营者免费赠送5枚印章,实现“个转企”零成本。除此之外,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枝江市政府出台的文件《枝江市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大力宣传“个转企”政策,对成功转型升级为企业的,按照每户2000元标准奖励企业。七月以来,已为3家个体户进行了转型升级。四是开辟“扶持个私经济发展 我帮你”专栏,为全市经营主体归集各项急于知晓的政策。通过“一站式”集成式服务,精准扶持个私经济高质量发展。专栏中开辟了优惠政策“一栏知晓”、合规指引“一应俱全”、便企服务“一键链接”等模块,让最新的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的同时归集个私经济日常生产经营行为的注意事项,通过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指导经营者合法经营、健康发展。平台自2022年8月上线运行以来,为中小企业推送个私经济优惠政策105条、“小个专”党建信息10条、合规指引61条、营商信息31条和行业许可信息400余条,阅读量达30余万条次。
优化服务用心留才,落实机制稳定进度。一是落实月调度机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重点研究解决经营主体培育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采取实地观摩、现场办公等形式,指导、督办食堂企业、农业企业加大进规进限力度,高效推进经营主体培育工作。二是落实政策激励机制。按照《枝江市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制定的奖励政策,以及食堂、湖库、农专转企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实行奖补资金按月兑现机制,以更大力度调动经营主体进规进限工作积极性,力争10月底前完成计划目标。三是落实奖惩机制。对相关部门(单位)及镇(街道)“四上”企业培育完成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考核。严格纳入各地各相关部门当月效能考核及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考评。
今年来总共为高校毕业生办理共2118个营业执照,其中企业346个,个体工商户1772个。接下来,枝江市将进一步加大经营主体发展的统筹协调及督办力度,聚焦高校毕业生创业等重点领域,实施精准培育,加大帮扶力度,鼓励回乡学子为枝江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