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长者专区| 新媒体矩阵| 登录| 注册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食品中重点化学危害物检测技术)

2024-02-19 21:56 省局科信处

名称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食品中重点化学危害物检测技术)

基本信息

联系人:余婷婷

联系电话:13476278275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药监二路8号

承建机构名称: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平台简介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食品中重点化学危害物检测技术)(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依托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于2021年9月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设。2022年6月,重点实验室揭牌并成立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重点实验室设立了食品中化学危害物“非靶向筛查技术”、“标志物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三个研究方向。目前,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有61人,其中博士4名,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达87%、高级工程师占比达46%,培育了总局科技创新人才-青年拔尖人才1名,新增总局科技创新委员会安全与风险防控技术分委会委员、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各1名。

自批准建设以来,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课题)36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课题)30项;发表研究论文61篇,其中SCI论文9篇;主编、参编专著2部;制修订各级标准、国家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45项,其中10项正式发布;申报专利20件,其中获授权专利5件;获软件著作权7项,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详见附件)。

    重点实验室积极促进开放合作,一是鼓励和推荐优秀人才在学术组织和知名社会团体兼职;二是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到实验室授课;三是支持骨干研究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交流;四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如联合建立“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等平台,设立开放课题和联合创新科研项目。

技术能力

1、食品中化学危害物非靶向筛查技术研究

在非靶向筛查技术研究方向,研究团队承担项目/课题17项,研制标准24项,发表论文23篇,申报专利6件,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危害物高分辨质谱全谱识别技术与多级质谱数据库构建”、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淡水水产品高通量快检装备研发”等科研项目/课题支持,研究团队通过攻关高分辨质谱非靶向筛查、高场核磁共振多维谱学解析和新型危害物合成确证等关键技术问题,构建完善食品中未知危害物识别确证的技术策略和体系化的能力。

研究团队以GB 31650、农业部公告等标准规定为基础,结合监管监测发现和文献资料,汇集了3424种化学危害物的基本物化信息和毒理信息,初步构建了化学危害物的数据库信息平台和食品安全检测智能数据解析系统。针对非法添加、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物等化学危害物,将1094种化合物纳入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利用固相萃取、改进QuEChERS等高效前处理技术,形成了模块化的样品前处理方案,开发建立了多套食品中危害物的筛查技术方法,着力解决危害物筛查库容量不足、前处理流程复杂等技术瓶颈。研究团队将技术研发成果积极融入标准,获批立项研制《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中风险物质筛查与确证》湖北省地方标准系列标准。开发的系列筛查技术方法成功应用于风险识别和案件稽查、突发事件应对等技术支持工作,为省内外二十余起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撑。

2、食品中化学危害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研究

在标志物检测技术研究方向,研究团队承担项目/课题9项,研制标准13项,发表论文21篇,申报专利2件。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保守性标志物的多谱联用技术研发”、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淋巴肉标志物识别与确证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课题的支持,针对易转化、代谢或成分复杂而难以直接定性定量的化学危害物,利用高分辨质谱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模型和食品组学技术,重点开展转化代谢机制研究和复杂组分解析,识别确证标志物,并开发标志物检测技术、研制技术标准,满足监管监测实践需求。

研究团队以棉酚、呋喃西林、“淋巴肉”等难以直接定性定量检测的危害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质谱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模型和食品组学技术,开展转化代谢机制研究和复杂组分解析,成功识别和确证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棉酚代谢标志物、水产品中呋喃西林代谢特异性标志物、猪肉及其制品中“淋巴肉”标志物,开发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棉酚及其代谢标志物的检测、水产品中呋喃西林及其代谢标志物的检测、猪肉及其制品中羟基脂肪酸、前列腺素和溶血磷脂酰胆碱的检测等多套标志物精准检测技术方法。并研制了国家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猪肉及其制品中羟基脂肪酸、前列腺素和溶血磷脂酰胆碱的测定》和《畜禽类食品中松香酸和脱氢松香酸的测定》,以及《棉酚酮标准样品》国家实物标准,为食品中难以直接定性定量的危害物的精准检测提供适用的技术方案。

3、食品中化学危害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方向,研究团队承担项目/课题10项,研制标准8项,发表论文17篇,申报专利1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基于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下食品安全应急检验关键技术研究”、湖北省市场监管技术保障专项“肉制品中酸性红类染料的快检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支持,研究团队针对易滥用药物、非法添加物等高风险化学危害物,以研制特异性分离富集材料和新型生物识别材料为重点,研发微型集成的前处理设备和便携智能的综合型快速检测设备,开发更为灵敏、高效、普适的快速检测方法,并研制技术标准,为应急检验、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为适应现场食品快速检测对“绿色环保、易于操作”技术方法和产品的需求,研究团队在国内首次基于纳米超表面等离子共振(MetaSPR)传感技术,开发了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产品和方法,实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同时快速检测。成功自主合成制备了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新型磁性方酸固相萃取材料,应用新型前处理材料结合MetaSPR传感技术,建立的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灵敏度与同类检测产品相比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且能够实现准确定量,单次检测样品可达96批,检测时长仅为20min,且操作更为简便。研究成果已申请《基于生物芯片的小分子多联检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一种磁性方酸基功能化COFs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等3项国家发明专利。针对加工肉制品中违法添加偶氮染料的问题,研究团队以红2G为典型对象,研制了高灵敏单抗和纳米抗体,开发了免疫试剂条,并研制了胶体金+荧光通用一体机,同时实现胶体金、荧光免疫检测卡多联、定量检测。研究团队牵头完成了3项快速检测技术相关地方标准的研制,为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产品性能评价提供依据。

仪器设备

平台配备仪器设备700余台套,原值达2亿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包括质谱成像显微镜、扫描电镜、全数字化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气体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三合一高分辨率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气相色谱-高分辨率磁式质谱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主要大型仪器设备详见附件)。

专家团队

姓名:李涛

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专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研究与实验室建设运行管理

个人简介:男,硕士,长期从事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研究和实验室建设运行管理。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质检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2项、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1项,其中1项国家质检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三等奖。作为主要起草人研制完成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10余项,起草的国家标准《食品中禁用物质的检测 碱性橙染料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3496-2009,被武汉政府评为“2010年度武汉市标准研制国家标准级别五等奖”;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2篇论文被国家质检总局及湖北省质监局评为科技论文二等奖;授权专利1项。


姓名:彭青枝

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专业领域:食品中化学危害物快速检测技术

个人简介:女,硕士,正高级工程师,多年来从事食品安全检验和研究、质量技术管理工作,是国家市场总局科技委安全与风险防控技术分委会委员、总局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食品快速检验方法评审专家、总局食品安全承检机构检查专家、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食品中重点化学危害物检测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主持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计划项目1项;主持制订湖北省地方标准1项,参与修订国家食品安全标准3项、食品快速检验方法3项、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2项;参编专著2本,在中、外文学术期刊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7项,取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获2018年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0)。先后获得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质检总局学术技术骨干、全省系统十佳技术标兵、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先进个人、湖北省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姓名:张莉

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专业领域:食品中化学危害物标志物检测技术

个人简介:女,硕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为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风险评估专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专家、标准化专家库成员、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等,是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食品中重点化学危害物检测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研18项;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家食品快检方法、国家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等21项;获得全省质监系统科技兴检奖二等奖、湖北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一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编写专著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1篇(SCI收录11篇);申报发明专利15项(授权4项)。


姓名:文红

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专业领域:食品中化学危害物非靶向筛查技术

个人简介:女,硕士,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食品安全检测与研究工作,熟悉食品检验领域的各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任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休闲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专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专家,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评审专家,省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专家,食品生产许可审查专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专家,食品药品科技咨询专家。主持和参与11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等8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曾被评为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获国家质检总局优秀科技论文奖,湖北省标准创新奖,湖北省科技兴检奖。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